星旗世界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

佛学解惑

收录时间:2011-7-13  来源:本站新闻  作者:zy19819  ★★★☆☆ 热

热点词:|佛学|国学|  本日:20 本周:20 本月:41 总计点击:16744

所知障:指执着於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。又作智障、智碍。

8、为何人人皆能成佛?

「佛是已觉悟的众生,众生是未觉悟的佛」,人之所以能成佛,是因为佛性人人本具,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。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,即发出宣言說:「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。」凡夫的清淨自性本来与佛无异,所謂「般若风光,人人本具」,只因被无明烦恼所覆,因而不能显发,犹如明镜蒙尘,明月为乌云所覆。

所以,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,同时要知精进修行,果能如此,则所謂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无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,也终有开悟、见性、圆满佛道的一天。

9、何以说「佛佛道同」?

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由于应化不同,各有別号,或取因言「弥勒佛」,或取果言「阿弥陀佛」,或取性言「毗盧遮那佛」,取相言「盧舍那佛」,取行言「释迦牟尼佛」,取愿言「阿ㄔㄨˋ佛」、「药师佛」,佛佛各异。然而,诸佛具足一切智慧、德性,无有差別,诚所謂「佛佛道同」。

10、以佛教的观点来看,除了医药以外,如何治疗身体上的疾病? v 古德說:「修行人应带三分病,才知道要发道心。」基本上,会信仰佛教的人,大都各有其因緣。说到生病,其实四大(注)五蘊(注)假合之身,孰能无病?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必经的过程,誰能免除?因此关于如何治疗疾病,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,要懂得预防,与病保持距离,万一生病了,也要能「与病为友」。尤其对生命的意义要有一些了悟,能对生死无所挂怀,才能坦然面对疾病,而不是心生排斥、恐惧、忧愁,如此心的动念,只会加重身体的病情。因此,面对各种疾病,希望大家要有一个想法,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医生。身体有病,我们不必惊慌,有病当然要找医生治疗,但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疗,自己做自己的医师。自己心理健全,就可以克服困难;自己的毅力坚定,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。能夠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,那么疾病于我又何惧之有!

佛教四大:

佛教之元素说,谓物质(色法)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。盖佛教主张世界万物及人之身体,均由四大所组成。据《圆觉经》载,四大,乃指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。即:

(一) 地大,以坚碍为性,如人身中之发毛、爪齿、皮肉、筋骨等均属之。
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 佛学解惑 共有5页,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

首页 上一页 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页 尾页  页次:3/5
复制链接】【我要纠错】【发表评论】 责任编辑:HUAWEI
相关文章
文章评论
 v 不好意思,暂时没有添加评论!